在一个云销雨霁的午后,我终于与记忆中的老城久别重逢。环城皆水,樱花环绕,城墙厚重。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与灰砖青瓦的古镇有一种时空的交错感。城中的古城垣遗址还留存着厚六尺,高一丈的城墙遗貌,静静地述说着岁月的变迁。
据史料记载,水城始建于清雍正十年,距今已逾280年的历史,当时还只是一个土城,因土城像一片荷叶漂浮于水面上,故名水城。彼时她一改旧时模样,满目青石铺就,檐走碧空,一湾绿水环城流淌,清丽又不失典雅,人群中独自美丽。
“老城”是水城古镇的乳名,是每一个土生土长的水城人呼喊过的名字,彼时我随父母迁居水城,在老城中念小学,关于她的点点滴滴犹在昨天。“老城”不事雕琢,街巷四通八达缱绻延伸,脚踏载客三轮车清脆的响铃声穿梭在街头里巷,孩子们背着书包踏着晨曦走在上学的路上。最是热闹的莫过于错落有致的烙锅小摊,把摊主们风格各异的热情尽情挥洒,果蔬春卷、炸土豆、麻辣豆腐、糯米饭、串串香、酸汤饭、怪噜炒饭、蒸蒸糕、水晶冰粉、荞凉粉、冰袋雪糕等舌尖美食总能在上下学的路上刺激你的味蕾,散布人间烟火的消息。老城四通八达,串联着不同的小巷,那时贪玩,总是在放学后变换着回家的路线,游走在不同的深巷中,乐趣无穷。出了学校的大门右转直走,很快就能到“南门桥”,路两旁一色灰砖青瓦的房子,仿若一个个年事已高的长者,俯瞰着小城的一切沧桑变化。
流动小贩们沿街兜售着各种便宜货物,固定摊点提供着寻常人家衣食住行的必需物品。小孩子最喜爱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街头小吃,一两块钱就足够和小伙伴绕着回家最远的路线,一起满足地吃着小吃,看夕阳在路旁的屋檐划上好看的光圈;也时常三两好友在老城的小巷中穿梭游玩,忘了时间,夜幕黑定时,被前来找寻的父母小揍一顿,第二天仍乐此不疲,只是自此懂得了收敛。常常和时间赛跑,追赶着夕阳回家。
毗邻城边有一处宽阔平旷的田垄绿地,也是我们时常玩耍的秘密基地,那里盛开着大簇大簇的月季,像回忆一样美好,那便是凤池园曾经的模样。“凤池园”又名“荷城花园”,在我初二那年全部建设完成并免费开放。环绕湖区建有观览步道,玉带桥、平曲桥、石拱桥、六孔桥、三孔桥,五座石砌桥景致各异,别致的回廊、水榭亭、四角亭供游人休息纳凉,湖心有一亭阁,名曰“凤池书院”。凤池园中,能够遥望老城中的古庙——观音阁,每逢特定的日子,香客云集。我们常背着书包绕道至观音阁前,凑一凑热闹,有时也学大人模样,虔诚地烧香跪拜。母亲总会在这样的节日带上菜籽油和香蜡纸钱去庙里,祈求家人平安,生计安稳。然后花上一元钱买餐券,与众多香客在寺庙里吃上一顿素饭,带回红绳给我们姊妹几人戴在手腕,男左女右,直到红绳已经失掉本来的颜色,才能取下来用火烧掉。那时只觉神圣和有趣,不曾想这其实寄托了一个母亲在平凡岁月中多么朴素却又厚重的祈愿和心情。
故乡,似一口老井,远行的人背着她,一身孤勇,仗剑天涯。我是个频频丢失老井的笨孩子,幼时随父母离开方城迁居水城,少年时离开水城在外求学四载,青年时就业西南小城八年停驻,而今为着一个简单的心事,在而立之年毅然选择改变人生轨迹回到水城,在不长的人生旅程里,彷徨着寻觅精神的故乡。
水城之于我,既是安放肉身的记忆故乡,也是生命长河里的精神故乡。这眼井,在我饮尽岁月风霜时,用甘醇之水,足以慰藉时光,温柔岁月;他乡长夜漫漫时,用希望之水,也伴月亮赶山,晨曦踏夜;漂泊的灵魂相遇时,用温情之水,终成了灵魂的暗号,在他乡升腾起生命的温润。
多年来,我似乎一直在以水城为圆心,画一个关于回归的圆。也曾意会过贺知章“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深情;也曾深谙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的绵长;最悟张九龄“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厚重。我一直在追寻精神的原乡,它在记忆中的“老城”,在虔诚如满朝文武的汉字符号,在脉脉含情的凤池柔波,在青石小镇迎来第一场酣畅的雨。
白云苍狗,世事纷繁。童年已经远去,往事却并不如烟。当我与此刻的水城古镇相遇,我们都不再是从前的自己。经历了岁月的沉淀,曾经那个贪玩的姑娘已经变得平和、笃定和坚韧;记忆中的老城,也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长成了惊艳的模样——青石铺就的街道愈加饱满和清丽,木质、青砖结构的建筑既保留了原有风味又不失雅致,环城的水流因河道的科学规划而变得明眸善睐。每天傍晚时分,游船上风格各异的歌声好似从水城河斑斓的雾气中氤氲而起,河边小摊寻觅美食的,惬意游赏夜景的,围观直播现场的,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好不热闹。
古朴厚重的水城古镇,与水城河畔一簇簇的樱花盛放交相辉映,与都市繁华的霓虹灯互相观照,与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敢为人先、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相融合,以现代化发展的自媒体为依托,与凤池园的脉脉烟波绵延对望,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一座集自然、人文、观光为特色,以文化和山水为主题,集休闲娱乐、度假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古镇,闪亮登场。
当我徜徉水城古镇,“三线一号”观光火车携带着轻盈的晚风从耳畔划过。屏息驻足,抽离喧嚣,我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发展的东风正绘制锦绣蓝图,凤池之水的烟波正从童年的一片片新绿和一簇簇月季花香里氤氲而来,滴落青石街道的雨声,绵长如昨。
图片|胡万菊
编辑|胡万菊
一审|王刚刚
二审|李灿红
总编|周化海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