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曾经“年少轻狂”,曾经“什么都不懂”,但不怕吃苦,勤于请教,善于学习,不断在感悟中进步,不断在进步中实践。历经磨难,砥砺奋进,已成为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
在成长的岁月中,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看到娃们像曾经的自己”,感同身受,上善若水,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职责与担当;在教育教学中一路播撒爱,播撒希望,一路欢声笑语……
“只有懂得爱和包容学生的老师,才是一名合格的具有‘师魂’的老师。”他就是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教师谭攀登。
谭攀登的故事,对于刚大学毕业的青年而言,或者对于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而言,有着示范借鉴作用。
2014年4月,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在建,同时,积极引进教师。此时,谭攀登还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就读,临近毕业。
4月18日,水城县教育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时任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副校长曹思云、筹备组副组长黄绍书(贵州省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到湖南师大招聘教师,老师们对谭攀登的条件比较满意,他也愿意到该校工作。
7月6日,谭攀登从重庆坐火车前往六盘水。一路上,他不断想象着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模样,毕竟是要来工作的地方。“不会有想象中那么美好,也不会有现实中那么差。”谭攀登特别强调,“差”指的是校园自然环境、工作条件,并非教育教学方面的“软环境”。
谭攀登回忆,当时学校只有5栋楼,教师没有住房,同批引进的教师,住在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且是学校租赁的。虽然工作了,但还像上大学时一样,7人住一间,集体宿舍。谭攀登能接受。但不仅仅如此,还要不停的“搬家”,两个月就搬了两次。其中一次,早上8点开始搬,直到下午6点才搬完。“在泥巴路上横一趟直一趟的跑来跑去”,让谭攀登等年轻教师吃尽了苦头。约一年半后,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教师公寓建好,学校租房的历史才彻底终结,谭攀登等年轻教师才搬入,一人一套房,“终于有‘家’的感觉了。”
“搬家”不算辛苦,谭攀登记得,最让他刻骨铭心的、也是让他最为感动的,是搬学生的棉被,800来床棉被。
8月初的一天晚上,天空下着小雨,一辆敞篷大货车停在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前的以朵大道上。为了避免雨水打湿大货车上的棉被,校领导带头,不分男教师女教师,30多名教师齐上阵,肩挑背扛的将棉被搬回学生宿舍。要知道的是,那时,从以朵大道到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的路面还是泥巴路,泥泞、湿滑不堪,一不小心就摔倒。
肩挑背扛的一幕幕感人镜头,尽管时隔了6年,迄今还保留在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周化海的手机上。“市二十三中是我们的老师挥洒汗水、甚至挥洒血水拼搏出来的。我们的老师特别艰苦,与上海的同行相比,每一位都可以评为劳模。”周校长翻着这些斑驳的照片,感慨不已。
“我20多年没有干过这种体力活了!”曹思云也感慨,“但与年轻人在一起干活,着实是一种快乐,是一种进步!”
“当时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校领导带头干,全体教师拧成一股绳,全校充满了青春的朝气、斗志与活力,我们年轻教师看到了学校未来的希望。”谭攀登说,“同时,也体现了市二十三中的一种精神:一种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市二十三中校训——‘知行合一•臻于至善’作了美好的诠释。”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该校一批一批的年轻教师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一天7节课,最多的时候上了8节”
2014年8月下旬,新建的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有12个班,谭攀登上(4)(6)(7)(10)4个班的历史。
第二学期,曾瑜、杨丹丹、王欢等老师被抽调去参与招生工作,谭攀登的课程就繁重了,最多的时候,他一人上10个班的历史课。“一天7节课,最多的时候上了8节。”谭攀登回忆,“回到宿舍什么都不想做,疲倦到坐着都能睡着。”
第二学年,学生分文理科,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开办艺术班。蔡阳(现校长助理)致电谭攀登:“攀登,你来我办公室一下。”“蔡主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的劝我当高二(8)班(艺术班)的班主任。”谭攀登说,“艺术班的学生普遍个性很强,当时那个班中考的入口成绩平均分才284分,全班44人,其中有16人是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
谭攀登担任班主任后,用他的话说:“初当班主任时一窍不通、一片迷茫。”于是,他一边向其他班主任、向蔡阳老师请教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一边自己摸索、思考,慢慢的就“上手”了。
老师的付出,学生看得见。2016年谭攀登生日时,学生悄悄的将他的照片编辑成一个小视频,送给他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学生看到我的身份证的复印件就记住了我的生日,他们精心准备的生日礼物让我特别感动。”谭攀登回忆。
时间若白驹过隙,转眼之间,(8)班(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一个班级就一个数字,不重复的往后延续)的学生就要毕业了。在拍毕业照时,学生走复古路线——全都着古装拍摄。让谭攀登喜出望外的是,学生也给他准备了一套。“我很感谢,也特别感动,但想着我带的娃就这样离开了,心里还真有点不舍。”
2017年高考,(8)班共有43人参加(有一人专项招生,提前录取了)。其中21人艺术、文化“双上线”。那是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的第一届艺术高考生。这些年来,该校的高考录取率一路飙升,在2019届高考中,本科上线率达到69.65%,艺术考生的录取率已接近百分之百。
现在,(8)班的学生每逢假期间,常来看望谭攀登。“我和(8)班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大多在贵阳读书。”谭攀登说。“我去贵阳时,常常约他们一块儿小聚,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
爱人住院生孩子,他“双喜临门”
2017年高考前后,对谭攀登来说,那是最繁忙的一段时间。
高考时,作为班主任的他,除了鼓励学生好好考试以外,还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应有的甚至超范围的“服务”工作,可以说,事无巨细,必须管理到位,一丁点儿也不能遗漏、闪失。“不能有任何差池影响任何一名我的学生参加高考。”谭攀登说,“脑子里全是高考、学生,学生、高考。”
6月8日高考结束。9日,学生毕业典礼。10日,谭攀登带着“挺着大肚子”的爱人从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前往遵义市正安县岳母家。在岳母家才休息了一周。18日,爱人住进医院。19日中午,孩子就出生了。
“你想想,老婆在生孩子前一周我还带着她奔波,心里真不是滋味。”谭攀登说,“不过,欣慰的是,爱人理解我,她们母子俩都平安。”
在爱人生孩子住院期间,谭攀登接到任务,教育教学管理中心负责人安排他担任A层班班主任。“回想起来,还真有双喜临门的感觉。”谭攀登笑着说。
谈及夫妻间的感情,谭攀登说,曾瑜(现校长助理、学生发展中心主任)特别好玩、特别有趣味,“又特别作怪”。2014年时,谭攀登到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工作过的第一个国庆节期间,那时,谭攀登还和他的爱人谈恋爱。曾瑜住在他的隔壁,看到谭攀登抽烟,知道谭攀登的爱人不喜欢他抽烟,曾瑜悄悄的拍下谭攀登抽烟的视频,发给其爱人。谭攀登说,“害得我们夫妻俩吵架,曾瑜看到我们实在吵得太厉害了,他又赶忙出来劝。”
谭攀登的爱人祝梅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她和曾瑜是校友。谭攀登夫妻俩都是2014年进入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工作的。祝梅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连续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主要任教化学课程。
“只有懂得爱和包容学生的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看到学生一批一批、成规模的毕业,学校的软件、硬件也日臻完善,心里觉得,自己和学校一起磨砺、一起成长,特别的高兴。”谭攀登说。
在成长的过程中,谭攀登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教书育人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不再“年少轻狂”,变得越来越稳重,越来越有爱。
“只有懂得爱和包容学生的教师,才是一名合格的具有‘师魂’的教师。”谭攀登认为,“如果不是包容和爱护学生,他们当中很多人已经达到了开除的条件。”有一次,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安保中心主任陈锦致电给谭攀登,叫他到学校门卫室领学生——那名学生犯的错误是:带着两盒烟硬闯校门。严重违反了学校的规定。
谭攀登赶到学校大门将那名学生带进校园,并了解其犯错误背后的真实原因。原来诱因是,该名学生在家中排行老四,父母离异,父亲再结婚,生了一个孩子。该名学生不能接受父亲的这一行为,便和父亲大吵特吵,导致其带着两盒烟硬闯学校大门。
了解了背后的“真相”后,谭攀登并没有将此事报告给年级组,他与该名学生交心谈心,使其深刻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感化的目的。那名学生心悦诚服,如今在部队服兵役,常常感恩谭攀登纠正了他的错误思想,使其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师生之间常有信息往来,友谊深厚。
谭攀登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人。打小,他跟随爷爷奶奶长大。“我当‘留守儿童’当了20多年,从幼儿园到大学。”谭攀登说。仅从这一点看,谭攀登更加理解单亲家庭孩子的苦楚,更加懂得爱和包容学生。
谭攀登读大三时,爷爷去世,享年86岁。谭攀登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即2014年9月,奶奶去世,享年88岁。“子欲养而亲不待。”谭攀登感慨,“我和弟弟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我们还来不及好好的照顾他们。”
谭攀登伴随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一路成长、一路进步,学校已成绩卓著、声名在外。谭攀登已是一名骨干教师。“从工作上来讲,我从什么都不懂到积累了一些教育教学经验,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谭攀登是谦逊的人。“家庭上来说,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我是一个性格有点内向,但容易相处的人。”谭攀登坦言。
01
谭攀登荣誉小档案
1.2015—2016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质课评选活动市级一等奖
2.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省级“优课”
3.2017年“简论图表法在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运用”参加贵州省教科院教育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荣获三等奖
4.2016年“简论图表法在复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图类题目作答方法与技巧”参加贵州省教科院教育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活动荣获三等奖
5.撰写的《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荣获贵州省教育学会2018年度教学科研论文及教学设计评选三等奖
6.被聘为水城县2017年中学历史优质课评选活动评委
7.2017年12月18日承担六盘水市高中C联盟历史“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执教历史观摩课一节
8.2014-2015年秋季学期,工作成绩突出,被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评为“优秀教师”
9.2015-2016年度春季学期,工作成绩突出,被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评为“优秀教师”
10.2015—2016年度秋季学期,工作成绩突出,被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评为“优秀教师”
11.2016—2017年春季学期,工作成绩突出,被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
12 .2017—2018年秋季学期,在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高一新生军训中,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指导员”
文图/杨福全 谭攀登
编辑/王刚刚
审校/李灿红
终审/杨 军
总编/周化海
![]() |
![]() |
![]() |
![]() |
![]() |